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6-04
去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省眉山市视察,就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一年来,眉山市如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6月2日,一场新闻发布会在眉山市会议中心举行,眉山市政府副市长宋良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迎晓,市委副书记赵文峤分别就“天府粮仓”“三苏文化”“乡村医疗卫生”相关建设规划作了发布,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市卫生健康委和东坡区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布局“一核三带十片”
打造“天府粮仓”示范区
去年8月,眉山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决定》,为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做出眉山贡献。为此,眉山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高标准编订了《四川省眉山市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2025)》(下称《规划》),绘制出了详细路线图。
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天府粮仓。侯建明 摄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谋定奋斗目标,内容亮点纷呈:
粮食生产布局鲜明突出。坚持以水定产,构建“一核三带十片”粮食生产新格局。以打造永丰片区为核心,建设岷江流域、黑龙滩灌区和青衣江流域粮食产业带,并因地制宜布局十个高标准农田集中建设示范片。
建设内容全面具体、精准补短强弱。率先在全省推行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实施耕地恢复两年行动;率先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标准,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种粮大户“点单式”全程参与建设;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与应用,创建科技小院、专家大院,联合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探索稻菜稻药轮作新模式;建设种粮职业农民之家;培育“东坡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开发“东坡大米+东坡肉+东坡泡菜”以及米酒、米线等精深加工产品,打造成都都市圈“中央厨房”供给体系。
细化政策保障,形成聚力机制。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7亿元,重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和品牌提升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市县一齐发力、社会参与共建的良好氛围。
首提“三苏故里、东坡原乡”概念
构建“一江两岸·三苏故里”文旅新格局
眉山是三苏父子的出生地、成长地、生活地,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在保护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去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三苏祠,对三苏文化给予高度评价,就坚定文化自信作出重要指示。眉山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提出打造“一心三地”的目标,精心组织力量编制《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从顶层设计层面,对保护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作出系统谋划,在与已有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为加快打造坚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载体”明晰方向、理清思路,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莅眉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在眉山落地生根。
图为三苏祠。资料图
据介绍,《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立足眉山、放眼全国,是目前关于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传承弘扬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专项规划,具有五个显著特点:
在文化定位上,规划首次提出了“三苏故里、东坡原乡”的概念,梳理了三苏文化与巴蜀文化、长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强化了眉山三苏文化源头、东坡文化原点的地位。
在实施路径上,首次明确了“全谱系、全视角、全空间、全产业、全过程”的要求,对资源整合、生态保护、产业融合、传播推广等方面作出总体安排。
在保护利用上,首次确立了“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目标,对标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标准,积极推动三苏文化整体性保护传承,维护区域文化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在教育普及上,首次对东坡文化“六进”活动作出制度性安排,推动东坡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活动常态化开展。
在文旅融合上,首次提出构建“一江两岸·三苏故里”文旅新格局,分步实施、积极创建国家5A景区。
《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明确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是“一江两岸·一核多点”文旅融合发展空间布局的核心区域,范围包括三苏祠和古城墙片区、东坡岛及周边水域、蟆颐山周边区域,共计6.5平方公里,着力打造“文化底蕴深厚、旅游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人文旅游胜地。
推动医疗资源重心下移
让农民群众看病不跑远路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永丰村时强调:“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就是医药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一年来,眉山市坚决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把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先行市,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医疗的意见》(下称《意见》)。
图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资料图
根据《意见》,眉山市将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夯实“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镇、村里解决”,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医疗。
《意见》明确了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全市将完善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设置,分类化、标准化、差异化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形成错位、协同、互补发展格局;二是加强乡村医疗卫生能力建设,分级分类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创等提能,强化县级龙头医院区域引领带动能力,建设临床服务和急诊急救两个“五大中心”;三是创新乡村医疗卫生运行机制,创新全域医联体运行新模式,拓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四是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强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投入,创新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推动提升医疗信息惠民服务能力,促进远程医疗网络向乡村延伸。
从“良田”到“心田”
东坡区行动有力
作为眉山市主城区,东坡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城市,从“良田”到“心田”,东坡区一年来在“天府粮仓”建设、传承弘扬“三苏文化”有哪些亮点和特色?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东坡区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的决定》《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的决定》。
鸟瞰眉山市区一角。资料图
在打造“良田”方面,有“三大”亮点。坚持规划引领,发布了《眉山市东坡区永丰片区“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专项规划》,围绕“万亩稻花香·太和永丰村”的建设主题,谋划实施“六大行动”“七项改革事项”“九个重点项目”。坚持融合发展,规模推进高效轮作、生态种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示范带动,坚持园区带动与龙头支撑互驱,推动农业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以产业兴旺促乡村全面振兴。
在构筑“心田”方面,突出“三大”特色。东坡区坚持“以文化人”,开展东坡文化发掘、保护、整理、研究工作并推出系统化研究成果;常态开展东坡文化“六进”活动,推进三苏文化产业园、三苏文化研究院和东坡书院建设。坚持“以文塑城”,全区整合三苏遗址遗迹资源,全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精心打造城市超级IP《少年苏东坡传奇》,办好“东坡文化月”等节会赛事,持续提升东坡城市影响力。坚持“以文兴业”,着力打造东坡水街、太和老镇、东坡水乡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全面接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成眉乐黄金文旅经济带建设,积极推动东坡味道、东坡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