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过“四关” 人民群众露笑颜
来源:廉洁在线四川作者:南卡嘉措发布时间:2023-12-05
分享至: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初任公务员,工作时,遇到老乡来办事,我由于语言不通等能力限制,无法为他们服好务,心中愧疚。而当同事能帮助老乡解决问题,老乡露出笑容时,我竟有些“嫉妒”,渴望什么时候也能得到老乡的笑颜!
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需要过“四关”:思想关、语言关、业务关、自律关。过关虽无捷径,但却有“通关秘籍”,只有潜心修炼,方能求有所应。
第一关:牢记宗旨,迎难而上,过思想关
要想过思想关,一要牢记自身公务员身份,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作为公务员的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人民至上,始终将人民群众支持不支持、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不能自以为是,凌驾于人民之上。最近热映的电视剧《丁宝桢》就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阐释“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穿百姓衣,吃百姓饭,勿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二要不畏难,虽然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作为年轻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初生牛犊不怕虎”敢闯敢干精神。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如果遇到难啃的骨头,只是一味的逃避,只会让工作变得越来越被动,更容易出问题。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在看到“事”后,敢于迎难而上,发扬“不怕事,能干事”的魄力,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方能遇难成祥。
第二关:增强认同,亲力亲为,过语言关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正因如此也给我们开展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由于语言不同,沟通不畅影响工作正常开展。虽然各地都有本地干部可以做翻译,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得到群众的笑颜,应该自学当地的语言,在日常与群众打交道时多用当地语言进行交流,拉进与群众感情距离的同时,也能够将生疏的语言变得熟练。这样大家才能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共创美好生活。
第三关:找准方法,勤学善学,过业务关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作为初任公务员,刚从大学毕业,所学的专业与单位的职能有所出入,导致在接手单位工作时,不会做或者做错,面对这种情况,一要端正态度,不能以自己是新人不会,为自己“差不多”和“躺平”找借口。也不要背思想包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难以成大器。”要把遇到的困难当成自己的“磨刀石”,越磨越利。二要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入手,不断从问题中进行反思,并进行总结,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不能束之高阁,而是应该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不断与新工作、新任务相结合,充实完善,方能做到举一反三。三要勤学,做到向同事学、向网络学、向群众学。单位的老同志不光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是有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四要以前辈们为榜样,向其看齐,不断对照,弥补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师,面对同龄干部,也要向他们学习。术业有专攻,各自擅长的领域不同,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信息化时代,学习的途径也变得多样起来,特别作为年轻人更应该抓住当下这个机会,通过抖音、B站等渠道,利用零碎的空闲时间去学习公文写作、办公软件等内容,提高自身能力。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宇下”的“知屋漏者”,是“草野”的“知政失者”,要想工作有实效就要摸清民情民意,而要想摸清民情民意就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作为初任公务员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的生活中,和群众打成一片。如果不深入基层,光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往往会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好心办坏事”,出现初心是好,可是不现实的情况。
第四关:坚守初心,严于律己,过自律关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作为年轻干部的我们精力充沛,敢想敢干,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也正是年轻,更不容易抵制住诱惑。不少的年轻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诱惑未能抵制住,导致原则让位于金钱,公利让位于私欲,任意放纵,最终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把自己淹没,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要想群众的笑颜常驻,我们年轻干部就要严于律己,坚持立党为公的初心,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敢于与不正之风做斗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和自我克制。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主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作为年轻干部过好这“四关”,终将得到群众为你付出点赞的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