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廉洁在线四川作者:恩阳区水利局:苟延军发布时间:2022-08-12
一个个重点水利工程全面推进,一条条河道得到有效治理,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行走在恩阳河畔,一江碧水浩浩荡荡。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
水利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方方面面。解决好水的问题,更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恩阳区水利系统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兴水重要论述,把精神凝聚在水利改革发展上,把智慧投放在开拓创新上,把干劲体现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落实水利惠民政策,扛实农村饮水安全政治责任,立足恩阳实际,补齐“水利短板”,有力有效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恩阳水利新篇章。
“湖光云影、碧水蓝天”是如今恩阳的真实写照,随着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水系沿线农村人居环境。一幅治水兴水、节水护水、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正在恩阳大地徐徐展开。
加快项目建设 夯实水利基础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个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黄石盘水库建设进度保障尤为关键。“为确保工程进度,我们工地上每天投入机械达10台次,施工人员实行两班倒。”现场施工人员郑军说,自从到黄石盘水库建设工地上来,他几乎大部分时间吃住都在工地。
位于渠江流域巴河支流的恩阳河上游两路村和高岸村境内的黄石盘水库建成后,对于减轻恩阳区、平昌县等地的防洪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总投资19.09亿元,设计总库容1.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0.7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7兆瓦。
“黄石盘水库建成后,与规划的巴河干流兰草水库和支流江家口、红鱼洞等水库联合运用,可将恩阳区、平昌县城、沿河建制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同时还可利用水能资源发电,在特枯年份改善水库下游供水条件。”黄石盘水库开发公司建设管理部部长刘洋介绍。
重大水利工程是强化水旱灾害防治、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防洪保安大屏障,重点水利工程开工的机鸣声,便是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最好见证。
近年来,恩阳区水利系统以项目工作为引擎,持续加大水利投入,水利投资平稳增长,水利工程复工复产平稳有序,一批重点水利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先后完成5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3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双河水库已通过《工程建设征地实物调查细则及工作方案》审查和省水利规划研究院复核复审,正在编制封库令材料,完成恩阳河城区(麻石垭至琵琶滩大桥)防洪治理项目截污干管安装和堤身斜坡混凝土面板浇筑等建设。同时,还完成《巴中市恩阳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组织工作人员入村入社集中开展水利发展现状和需求专题调研,优化细化“十四五”规划,夯实水利高质量发展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重大项目,做好渔溪镇芝子河防洪治理工程和渔溪镇三河场芝子河段防洪治理工程,完成6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推进雪山、乌滩等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实施黄柏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恩阳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恩阳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主战场,实现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
坚持治建并举 守护河湖长清
不负青山绿水,方得金山银山。要实现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改善水环境首当其冲;要完成全区100余条河流的综合治理,任务何其艰巨。必须举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在治理工作上持续发力。
为确保工作落地,恩阳区明确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区级总河长,区内15条主要河流实行双河段长制,分别由区级班子领导担任,其余110条分支河流、6座小(1)型水库、134座小(2)型水库均落实了河段长,落实了镇级总河段长36名、区镇两级河段长102名、村级河段长302名,实现了区、镇、村三级河段长全覆盖。
近年来,恩阳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在全省率先推行“双河长制”治水模式,把水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巴中市恩阳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巴中市恩阳区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专项规划方案,形成了人人守河、人人护河、人人爱河的良好氛围。
以河(湖)长制工作为载体,恩阳区持续强化宣传引导、强化治污治乱、强化岸线治理、强化“三单一书”“两书一函”。如期完成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管理范围划定、主要河流岸线规划、一河一策(2021—2025年)管理保护方案编制并发布实施,梳理突出问题64个,发出督办整改通知19份,跟踪督办28件,完成问题整改28件,开展河道保洁100余次,清理河道300余公里,水域岸线清理整治15万平方米。
全面深化河长制,是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就是要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
通过大力发挥河长办的统筹、协调、督查、考核职能职责,恩阳区扎实推动河长制“5+9”重点工作,持续开展河库“清四乱”,从严查处涉水涉河违法行为,排查整治妨碍行洪突出问题,全面完成阻水严重的违法违规建筑物、构筑物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常态开展河长制“七进”,推广河湖信息平台,切实提升全域全民河湖管护能力,有效治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
确保饮水安全 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柳林镇搬迁一级保护区原住居民5户,建设玻璃钢化粪池2处,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或者引流到水源保护区下游。同时将二级保护区内的住户(40户)均安装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主要用于农灌,生活垃圾均分类收集后转运至保护区外,保护区内禁止集约化农作物种植,禁止使用农药,严格控制化肥使用。
聚焦“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农村供水体系强保障”,恩阳区积极争取中央、省资金投入,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落实政府配套资金的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群众积极自筹资金,逐步构建农村饮水工程投入多元化机制。
脱贫攻坚以来,全区共投资17077万元,新建各类供水工程10890处,实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改(扩)建下八庙、茶坝等13处集中供水工程,巩固提升全区31.33万人(含建卡贫困人口7.83万人)饮水安全,农村地区人口饮水安全全部达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显著改善。
2021年以来,恩阳区以农村饮水安全为保障,立足促进饮水安全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资1030万元,开展农村饮水工程补短板86处,新建、技改、管网延伸饮水安全工程50处,巩固提升10.93万人安全饮水。
同时,配置水利巡管员251名,2021年以来以会议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累计开展小型水利工程(村级饮水、塘库堰)业务培训1132余人次;成功创建第二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省级示范县,完成下八庙镇安居村、万寿村等水美新村建设,推动水源工程、农村供水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等专项规划在村级范围内有效融合。
涓涓细流润心田。通过开展供水保障专项整治,排查脱贫户、监测户饮水安全情况,恩阳区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推进村镇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综合提升供水保障能力,预计到2022年底,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5%,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63%。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水配套工程建设,适时开展‘当家塘’建设,加强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着力创新与‘两项改革’相适应的农村水利工程、服务、管理三大工作机制体系,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更多水利力量。”恩阳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江河奔流,潮涌澎湃。在水利这项造福民生的事业中,恩阳水利人正用激情和梦想,书写着江河安澜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