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幸福方能守住廉洁堤坝
来源:廉洁在线作者:夹江县黄土镇人民政府 干咏梅发布时间:2024-12-07
分享至:
近期,接连发布多起中管干部接受审查调查消息,不少被查处的党员干部对照党章、回忆初心时都十分悔恨自己在诱惑面前守不住心、管不住手、束不住行,但路已走偏,行差踏错的人生没有“如果”,一着不慎,便悔之晚矣。
反腐高压态势下,这些干部为何依然置党纪国法于罔闻,最终身陷囹圄?古人云:“屋漏在下,止漏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究其根源,是廉洁意识的淡化,规矩意识的弱化,更是初心的迷失、人生追求的迷失。纵观古今,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正是因为有了追求,有了向往,我们就如同在漆黑的夜晚行走,前方总有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正所谓,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党员干部幸福观不同,人生价值不同,从政追求也不同。新形势下,受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有些党员干部热衷于对物质的索求,有些看重短暂的利益追寻,而有些则只在乎名利、弄权于仕途……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反腐败斗争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深刻指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强调“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4.2万件,其中立案省部级干部58人、厅局级干部3263人、县处级干部2.6万人、乡科级干部8.9万人;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7万人。一组组数据,正是新时代新征程反腐败斗争持续发力、纵深推进的生动实践,传递出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强烈信号。
“贿如绳套朝朝紧,贪若沼泽步步深。”在复杂形势下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淡泊名利、严于律己不仅是党员干部外在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成功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到廉洁自律,才能有条不紊地面对一切,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晚清名臣曾国曾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一生修身律己,最终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同时,党员干部作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先行者和引领者,特殊身份决定必须知荣辱、明是非、讲党性、守原则,能否做到廉洁自律,关乎党的事业成败,关乎全民幸福、社会和谐。哲学家休谟说:“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党员干部惟有读懂幸福,领会幸福真谛,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才能让人生不迷路,才能廉洁自律,才能干事,才能成事,才能不出事,才能与民共写幸福。